3)第十三节 巾帼英雄_命运的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守关期间后金军一直未能破关西进。秦家也由此受到的朝廷的嘉奖。对于秦家北上抗金的举动在不少土司看来都是难以理解的。秦家世居巴蜀又不是汉人。干嘛派兵千里迢迢的去辽东参与汉人同满人的争斗。有些人甚至还说秦家这么做是为了汉人皇帝的封赏。若真是为了那么点封赏。那么这换取的代价是否也太惨重了些。

  上一章:上一章:下一章:

  秦良玉的一句“国家有难,理当挺身而出”让孙露感慨万分。说实话关于浑河之战她也是到了明朝之后才知道有这么一场战役的。可这场战役对她的震撼却远大于在辽东发生过的任何一场战役。同在辽东发生的其他明军与后金军的战斗不同。浑河之战是西南少数民族的“白秆兵”同辽东的后金军的战斗。双方此前连照面都没打过。努尔哈赤的“七大恨”和从四川来的“白秆兵”更本就扯不上关系。而后金军对辽东等地的洗掠也惹不到远在四川的秦家。但就象当时的兵部尚书张鹤鸣评说的:“浑河一战是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秦邦屏所率“白秆兵”表现出的彪悍与血性让其他明军黯然失色。更让孙露感到扼腕的是这些“白秆兵”不是倒在后金军的铁蹄下。而是倒在了炮火之下。那些火炮正是后金军从明军手中缴获的。“白秆兵”类似罗马方阵的长枪阵并不害怕骑兵。但火炮却是这种密集方阵的克星。结果3000“白秆兵”血撒浑河。

  可饶是如此秦良玉还是亲率第二批“白杆兵”赴援。为什么?为什么要如此执着于一场在后人看来是满汉之间的战争。按照后世某些人的说法岳飞、袁崇焕这样的人都是阻挡历史前进大汉主义者。那秦良玉、秦邦屏又怎么解释呢。他们不是汉人却同样执着于抗清。历史上的夔东十三家军亦有不少少数民族的部队。他们可与大汉主义扯不上边。正如秦良玉所说的“国家有难,理当挺身而出”。无论你是什么民族你都是中国人。这与民族间的仇杀无关。只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军人在面对自己的国家遇到动乱,受到侵略时所要负起的职责。而这一点在秦良玉这样的少数民族将领身上就由为明显了。想到这儿孙露对秦良玉更是肃然起敬。只见她正色道:“秦将军,无论时光如何流逝。无论他们是否留下过姓名。无论是在白山黑水;沙漠戈壁;还是在广袤的大海之上。大明都不会遗忘曾经为守护她而流血的人。那些为百姓牺牲的将士,百姓亦不会忘记他们。”

  秦良玉惊讶的抬头看着孙露,发现孙露的表情异常宁静也异常的真诚。不知为何久经沙场的秦良玉竟也有了些激动。其实孙露的话不但让秦良玉感动,亦让张家玉和高桂英深有感触。无论这些人曾经站在哪

  请收藏:https://m.qu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