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鸦片战争前期的中国海军_命运的抉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者灭。

  海军的使用

  中国封建时代的海军战略家们把这种战略思想应用到海上,制订了海防政策。中国人认为,对付来自海上的敌人最好的办法是在江河入海口、主要港湾和较大的岛屿这样一些要害地区驻屯海上防御兵力。

  海防战略的实践者认为,“诱敌至内河,犹如掘坑捉虎、张网捕鱼。”通常的做法是在狭窄水浅的航道上预先布设拦江铁链、沉船或火船,再将敌船诱至该处,使其丧失机动能力;然后隐蔽在岸上要塞内的士兵对其实施攻击,彻底将其摧毁。这种战术对于组织松散、装备低劣的起义军,甚至对于诸如倭寇这样的外国海盗都是行之有效的。

  那时的海军战略是防御性的,而不是进攻性的。研究一下中国海军术语,就会发现只有“海防”、“海滩防御”、“海疆防御”、“沿海要塞”这样一类术语。而诸如“海上力量”、“远洋舰队”、“海军主义”等词则是以后才出现的。

  中国没有实行进攻性的海军战略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十九世纪以前,它一直没有遭到来自海上的大规模入侵,所以缺少进行大规模海战的经验。一旦面临难以对付的海上威胁时,中国政府往往采取以下策略:

  1.实施贸易禁运;

  2.内迁沿海居民;

  3.加强沿海和江河防御系统;

  4.以高官厚禄收买本国的海盗水寇;

  5.如果海盗是外国人而且又难以对付,则采取外交方法去处理。

  一旦上述策略都不能奏效,中国政府则采用妥协和解的方针。如果是外国海上力量,则给予贸易特权,或进行谈判,缔结和平条约。

  海军的组织体制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海军作战思想,分析一下中国海军的组织体制是有益的,但是只能对那些和现代海军建设有关的一般性问题作一简单的分析。

  不设海军部

  封建时代的中国海军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没有负责处理海军事务的中央机构。只有南宋建立了正式的海军中央领导机构,以统管海军事务。该机构叫作“沿海制置使司”,位于舟山群岛的定海。不过它的职权有限,只负责保卫浙江沿海地区和主要江河,防御蒙古军队侵犯。

  上一章:上一章:下一章:

  另外两个对海军事务负有某些责任的中央机构是兵部和工部。兵部在战时负责受理所有陆、海军指挥机构送来的报告。工部负责选定船厂地址、制订船舶定期大修章程(在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初,海军船舶3年一小修,6年一大修,用满9年后,除非还能适航,一般都将退役。

  中国不设海军大臣。每当海上发生危机,朝廷一般指派高级官员代表皇帝,前往处置。他们的名称因朝代而异,但通常都授予象征全权的官印。一旦危机消除,皇帝

  请收藏:https://m.qu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