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渔阳鼙鼓_汉末之风起并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督过关中军政,的确是两个不错的人选。由卫觊出出任渔阳太守算是平级调动。由钟繇出任太守则是对其嘉奖,予以升迁。

  张瑞想了想说道:“朕记得当初推广陵郡守便曾提及过钟繇,便由钟繇出任渔阳太守吧。令其迅速整顿渔阳政务,安顿百姓。幽州承宣布政使是何人?”

  贾诩回道:“是张既。”

  张既,张瑞有印象,当初长安苦役叛乱,张既力守东市,组织长安军民参与平叛,极大的遏制了叛乱的规模,是个能臣。同时他也是历史上曹魏最精达事机,能肃清万里的六位刺史之一。

  “既然打算对幽州用兵,便趁大军云集幽州之际,整顿幽州政务。打击豪强,便从幽州开始。令张既、钟繇在大军破辽东之后,班师之际,肃清境内顽固劣绅,清查土地,统计户籍。”

  所谓统计户籍,清查土地,只是一个很委婉的说法。

  谷/span真实情况是官府拿着刀剑指在豪强们咽喉前方,责令其必须解散部曲,释放隐匿户籍。这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政令。

  孟朝无法容忍国中之国,不可能纵容无数豪强高筑坞堡,拥兵数千,盘踞在郡县,对朝廷政令置若罔闻。

  天下数十万府兵是朝廷坚决态度的底气。若豪强们想尝试一下拒不听令,朝廷大军会用刀剑好好教育一下他们,给他们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张瑞的开国局面与刘秀相比,一大优势就是生产力高度发达。毕竟这期间相差了两百年的时间,灌钢法都已经在汉末产生了雏形,科学院又极大的予以了改进。

  孟朝的生产力、钢铁产能要远远强于东汉开国初年的情况。所以孟朝能武装的钢铁之师,远非汉朝能够相比。那些能武装威胁刘秀的豪强,在孟朝精锐大军面前,不过是一群连甲胄都没有的乌合之众。

  这一点张瑞能看清,但是关东豪强却不一定能看清。不在钢铁壁垒前面撞得头破血流一回,他们很难束手认命。

  尤其幽州、荆州、豫州、扬州、青州、徐州、冀州等地都未受过孟国大军大规模血与火的洗礼,豪强势力根深蒂固。一定会试图反抗朝廷的政策。

  但朝廷虽然做好了平叛的准备,但还是试图尝试避免引起叛乱。削藩也是有技巧的,不能太过武断,一道政令一刀切。这会导致全部豪族都被激怒,叛乱席卷大面积国土。

  幽州就是张瑞第一个开刀的地方。借口整顿割据势力,清剿盘踞山林的领袖,一并将普通豪族的武装解散。

  毕竟朝廷借口正大光明,官员们怎么知道哪些人是“良民士绅”,哪些人是割据强梁?

  什么你说你是地方郡望,安稳良民?那你麾下那数千部曲是怎么回事?比割据势力都多。

  我看那,你就是隐藏在群众中间的那个居心叵测之徒。

  群众中有坏人那。

  由不得我们官府不谨慎对待,逐一审查。

  就以地方豪强那些德行,官府只要认真审查,必然能查出各种命案。

  这肃清豪强就有了正当合理的借口。连其土地都能一并收为官有。

  不过对待那些主动解散部曲的豪强,官府也会予以优待。允许其保留之前曾经兼并的良田万顷。

  只要你能交得起田税就行。

  肃清跟限制还是有区别的。前者狠辣果决,直接掀桌子。

  后者则利用政策税收,逐渐削减豪强手里的田地。

  在累进制田税下,豪强们兼并的土地越多,要交的税也就越多。

  解散部曲后,大面积田地无人耕种,豪强必然会分批次出售手中良田。这也是丈量土地,清查田籍的意义所在。

  请收藏:https://m.qu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