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13章 中国实验大学(上)_工业之动力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风波,梁远更觉头大无比。

  坐在梁远右侧的沙上的周远航回国不久,对国内错综复杂的政治生态感触不深,看着梁远面带苦笑看着手中的资料有些焦急地说道:“远大少,这所大学对集团来说算是至关重要,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为湾流宇航服务时,单单负责研湾流3公务机的航空工程师就多达五千余人,间接关联的开人员大致有两万多人,若是加上产业链至少有十万以上的航空工程师为湾流项目服务。”

  “而国内航空产业的情况大少应该清楚,目前国内整个航空工业能胜任民用航空工程师职称的,绝对不会过六万人,而眼下国家航空方面的院校每年毕业的相关大学生还不到六千人,就算除去所有的外因,单从人力资源上来说,哪怕国家所有的航空资源都归我们支配,目前国内航空工业的水准也支撑不起集团战略规划。”

  “再考虑到集团目前运作的pc75客机项目已经接近大型干线客机,所需的人力资源相对较小的湾流公务机来说要远远的出,除非未来的远嘉只做组件组装,否则人力资源问题注定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

  听周远航说完,梁远暗自点头心里对当初找到周远航的那家猎头公司格外的满意,虽说要价高些,不过从目前周远航表现出的能力来看绝对是物有所值。

  假如总结共和国航空工业落后的因由,从研体制到资金投入、从技术水平到国际环境,洋洋洒洒写个百十万字也绝不稀奇,不过周远航没去扯这些有的没的,直接抓住了问题最为主要的核心人。

  年,连航空部部长和看大门的老大爷都包括在内,整个共和国航空工业所有从业人员在五十万左右,以八十年代共和国国有企业职工结构来说,除去行政、管理、生产、后勤、附属企业等等非研人员,总人数里能有五分之一是搞技术的科研人员就烧高香了。

  这十万技术研人员分散在共和国两百多家航空类企事业单位之中,平均每家五百人,若是再除去军事方面的人员和知识结构重复的人员,周远航所说的整个共和国合格的航空工程师不过六万人应该还是客气的说法,按梁远自己估算能有两万人都是乐观的。

  就算有钱、有设备、有技术没有人才能干什么一样是啥也做不了,虽然中国人的智商在这个星球上是一流水准,但在科研领域可以一个顶五个这种神话梁远是决计不会相会的。

  后世共和国大型客机c919项目号称研人员过百,在懂行人的眼里简直和小丑无异,这简直就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21世纪翻版,不客气地说这点技术人员不用说研,哪怕是真正的组装都是远远不够的,当然所谓的自主研若仅仅指得是汉化翻译的话,这百十多人的团队还是靠谱的。。

  工业之动力帝国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qu44.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